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他倒在了出差路上

分享到:

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他倒在了出差路上

2025-01-12 17:1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温州1月10日电(周健 傅飞扬)1月10日,正值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许多民警都在怀念他们的老同事、老战友。

  3天前,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徐忆东,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享年58岁。34年奔走在破案路上,徐忆东把半生献给了刑侦工作。临近退休,他却倒在了出差路上,再也没能回来。

  1月6日傍晚,徐忆东出发前往上海协助同事办理一起案件。和以往无数次出差一样,他往背包里装了几件换洗衣服、胃药和两个白馒头。到达上海时,已是7日凌晨时分,在旅馆住下后,徐忆东在微信上给妻子报了平安,随后便睡下了。

  当日一大早,同事郑威特发现徐忆东电话一直打不通,敲门也没有回应,便急忙叫来工作人员打开房门。一掀开被子,他发现徐忆东的身体冰冷,紧急送医抢救后,仍无生命体征。这位58岁的老刑警在睡梦中离开了,面容安详。

  打开徐忆东的工作日志,近3年,他累计出差179天,平均每6天就出一趟差。

  “每次出差,他习惯带上馒头,可以简单解决一餐。”作为“老搭档”,郑威特常常看到他把馒头放到旅馆房间的窗户前,说是通风就能多放几天。

  不知情的同事曾调侃他“太节俭了”,但徐忆东心里清楚,押送全程,他们不能离开嫌疑人,即使轮流去吃饭也可能有风险。对他来说,两个风干的馒头和几片胃药能让自己状态稳定,是最扎实的干粮。

  当刑警,是徐忆东最初的梦想。

工作中的徐忆东。温州市公安局供图

  时光拨回1990年,从温州警校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如愿成为鹿城公安刑侦大队的一员。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这两年队里照顾他的年纪,没有安排他主办案子,早几年,几乎每一个勘察现场他都在。”曾和徐忆东共事的民警叶志东表示。

  勘察现场枯燥费时,而且高负荷、连续作战、随时直面残酷现场环境,最后还不“出名”。徐忆东却总干得有滋有味,他能精准把握案发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蛛丝马迹固化可靠证据,为队友指明侦查方向。

  老同事杨枫记忆里的徐忆东,很少站在聚光灯下:“案件里面看不到他,但是又少不了他。”

  2010年,徐忆东调到刑侦大队七中队工作,负责线索搜集,那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彼时,徐忆东总能从小摊小贩、老百姓口中问出案件的蛛丝马迹,并通过研判形成有价值线索,先后参与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

  多年来,徐忆东以朴素的情怀和滚烫的理想,诠释着刑警本色。亲戚眼中的徐忆东,经常缺席家族聚会,一问,不是要值班就是要出差,还总帮同事“顶班”。

  “年轻刑警在工作、家庭方面压力都挺大,我一个老头平时比较空闲,能帮一些是一些,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因为总是主动值班,同事们每次推开刑侦大队的大门,总会看见徐忆东的笑脸。“早饭吃了吗?”“今天记得早点下班……”一声声叮咛,温暖着年轻一辈。

  “我还记得跟(徐)忆东老师的最后一次搭档值班,那天我手上的材料特别多,总是往楼上跑,他一个人在接待岗位顶着。值班结束后,我还开玩笑说,这么忙,以后他都不愿意跟我搭班了,没想到,再也没有下一次了……”同事曹莲夏哽咽道。

  一身警服,一生警察。老刑警的炙热人生,或许没有波澜壮阔,却扎扎实实、默默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完)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