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中国经济盘“家底” 世界从中看机遇
“中国五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步走在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道路上”……在中国官方26日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后,不少外媒给出积极评价。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GDP接近13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同一天,世界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经济普查是中国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自2004年起每5年进行一次,以调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它既是全面了解掌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手段,也是进行五年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末中国开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较5年前增长52.7%。同时,中国对2023年GDP进行了修订,增幅为2.7%。 在外界看来,这次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反映了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对《国际锐评》表示,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战胜了诸多困难挑战;同时与时俱进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加上中国经济本身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这些都促使国民经济运行不断向好。 从具体普查结果看,中国经济不仅“量”更足,“质”也更优。五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缘政治动荡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风险考验,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方面呈现出很多积极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不断升级。特别是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2023年末,中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5,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意。 同时,中国经济的“绿”意也更浓了。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比如,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比2018年增长6.9倍,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动力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等绿色产品产量也快速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绿色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普查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内容,这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40%,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推动了全球数字技术创新及合作、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摸清“家底”具有世界意义。五年来,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其中又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面对种种挑战,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在这期间,中国制造业迅速恢复产能并大幅提升,维护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正常运行,对稳定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近期,宝马、赛诺菲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持续对华增资扩产,印证了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还在进一步积聚: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世界进一步看清: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底层逻辑没有变,惠及世界的方向原则没有变,这是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经济最大的确定性。在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看来,“一个更加繁荣的中国将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惠及世界”。 (国际锐评评论员)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
- 2024-12-28 2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