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90后”“复活”古建筑:冀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分享到:

江西“90后”“复活”古建筑:冀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2025-01-06 02:39: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江西都昌1月5日电 题:江西“90后”“复活”古建筑:冀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 吴鹏泉 江建峰

  “古建筑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时光变迁,宛如凝固的乐章。”冯全鹏心里有个愿望:中国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走向世界。

  在村民眼里,冯全鹏有点“异类”。这位“90后”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乡“子承父业”干起木匠活,“复活”古建筑。

2024年12月25日,冯全鹏在自家木构件仓库内挑选古建筑构件。江建峰 摄

  冯全鹏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南峰镇人。都昌县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富而灿烂的古建筑文化。

  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令鄱阳湖畔的江西都昌县古建筑损毁严重。当年洪水退去后,地方政府组织移民建镇,老房子面临拆迁,许多结构精巧的古宅构件被丢弃甚至成了柴火。

  冯全鹏的父亲冯期付深感可惜,于是决定收购老宅构件,由此踏上修复和仿建古建筑之路。“受家庭环境熏陶,我和两个弟弟打小就对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深深着迷。”冯全鹏说,他们兄弟三人大学毕业后均回到家乡,跟着父亲从事古建筑修复行业。

  深冬时节,在都昌县南峰镇一处占地约30亩的古建筑修复基地,冯期付带着三个儿子在各自位置上忙碌,眼神专注而认真。基地现场,工匠们熟练地操持着各种工具挥斧刨料、锯榫凿眼,斧凿声、切割声、敲击声此起彼伏,木屑飞扬。

2024年12月25日,在江西都昌县南峰镇一处古建筑修复基地,工匠们熟练地操持着各种工具挥斧刨料、锯榫凿眼。江建峰 摄

  修复古建筑,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也是一场经验与手艺的考验。“从房屋开间比例,到柱子粗细大小,再到榫卯结构考量,都要遵循传统营造法式。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件,只能靠手工精心打造。”冯全鹏深刻体会到,修复古建筑是一门精深学问,“里面的门道和讲究可太多了”。

  面对年久失修、难以达到房屋安全鉴定标准的老建筑,冯全鹏有着自己的想法。“一些老建筑破损严重,为了不让它们在岁月中消失,我们尽量通过异地重建的方式让它们‘复活’,焕发新的生命力。”他说。

  摸爬滚打多年,冯全鹏一家的古建筑修复事业越做越大,聘请了约百位木工和雕花师傅,并在中国各地承接了不少古建筑项目,修复了上百栋古建筑。

2022年7月,冯全鹏一家修复的一栋古建筑。(受访者 供图)

  随着工作的深入,冯全鹏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要更好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他看来,讲究形式美感的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中国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走向世界,更多国外朋友了解并爱上中国古建筑。(完)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