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分享到:

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2024-12-31 04:0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并明确提出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强调“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布局、谋定而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强调坚持科学改革方法论的重要性,解决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需“桥或船”的方法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各种矛盾和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只有坚持和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才能继续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1.充分把握好改革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改革和法治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法,也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前提。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应充分把握改革和法治的辩证关系,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坚持法治和改革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以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其中也明确了法治改革的历史性任务和正确方向,引领和驱动着我国法治现代化的现实进程。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必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新征程上,应充分把握改革之于法治的关键性作用,不断增强改革的穿透力,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改革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法治是国家治理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改革是一个通过革故鼎新增活力、添动力、聚合力的过程,需要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有序推进改革。新征程上,应进一步提升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功能,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各类急难险重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法治与改革的有效衔接。凡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须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及时修改或废止不适应改革要求的现行法律法规,不能让一些过时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绊马索”。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真正做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改革。

  2.在破立统一中深入推进改革

  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破更应有立,两者相互统一的过程就是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

  先立后破,该立的必须积极主动立起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立足现实国情和具体条件,明确立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以立促破的科学方法。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时,又一次提出早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其中就体现了先立后破的理念。腾笼不是简单地空出笼子,需要先立后破,研究和处理好“新鸟”进笼和“老鸟”去哪儿等诸多问题。“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在实践中坚持破与立的统一,应立足当前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确保改革发展的连续性与开拓性,把准立的节奏和时机,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有序推进,切忌急于求成、未立先破、只破不立,造成空挡或断档,影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只有自觉主动将该立的新事物、新制度、新模式和新方法真正立起来,改革中的破才有基础和底气。

  在立的基础上,该破的必须及时破。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运用科学的改革方法,始终坚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真正实现破与立的辩证结合。一方面,保持破的力度和深度,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该破除的旧制度、旧观念、旧模式和旧方法等不能适时变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无法顺利推进和落实。另一方面,在破的过程中,应系统布局、谋定而动,做好与立的衔接与结合。破是变革的前提,但不是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切忌偏离目标乱作为,应在破的过程中孕育和体现改革和创新之立,即在立的基础上确定破的内容和范围,明确破什么、怎么破等问题,并在破的过程中做好政策配合和舆论引导,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3.实现改革和开放的互促互进

  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改革为开放奠定基础、提供条件、铺平道路,开放为改革提出更新更紧迫的任务,促进改革向深入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不断促进全方位开放;通过开放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改革促开放,就是要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破解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层次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战略性部署,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这些战略性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高质量开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引。新征程上,应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和主动精神,将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改革部署切实落实好,通过改革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制度安排,不断创造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和宏观环境,以改革引领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改革越深入、越到位,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就越广阔。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贯穿改革全过程、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方式、企业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此催化和推动更深层次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水平和开放能力,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基础上,为推进深层次改革提供外在动力,继而在不断开放中推动改革和创新,实现改革和开放的辩证统一与相互促进。

  4.全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和改革实效,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解决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谋划与贯彻、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提升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部署。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必须在学深悟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设计、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形成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政策和策略,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首先,全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部署、条件保障等,避免碎片化、零散式理解。其次,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重点掌握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所想、所盼、所急的各类问题,使改革决策和具体方案基于人民立场、源于社会实践。再次,把握改革内在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准确地谋划和设计改革方案。最后,坚持系统观念,运用辩证思维,注重系统集成,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提升改革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改革方案的科学性、改革决策的可行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必须集合各方力量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首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彻底解决重文件制定、轻督促落实等问题,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实到位。其次,提升贯彻落实的责任意识和主动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再次,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扬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改革落实到位。最后,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切实解决推进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作者:朱辉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30日 06版)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