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但感觉用处不大,难以付诸实践”怪圈怎么破 教师不能只做道理的“搬运工”,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背诵者”
张永刚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道理是抽象的、深刻的,体现的是一种理论思维;现实是鲜活的、具体的,面向的是经验思维。这需要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道理的“搬运工”,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背诵者”,而是要系统掌握道理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有能力做到“看见”世界和“走进”现实。 刘源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思政课可以帮助年轻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认识这个世界的正确分析框架,明白什么样的观点主张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做法是错误的,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杨哲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思政课能帮助青年理解国家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是实践的精良工具,帮助他们在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中明辨是非,抵御错误思潮;更是成就自我的必经阶梯,促使青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微观生活体验与宏大时代命题紧密联系,将个人“小确幸”放置于民族大梦想中来实现个人价值。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然而,有的学生上完思政课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道理我们知道、也认可,却难以付诸实践?”这些困惑不仅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发挥。近日,本报约请3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聊聊思政课对当下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从“知”到“行”的跨越。 --------------- ■主持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对话嘉宾: 张永刚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源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哲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主持人:有的大学生谈到思政课时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感觉对生活、工作没什么用,也不会实践”。您怎么看? 张永刚:道理是抽象的、深刻的,体现的是一种理论思维;现实是鲜活的、具体的,面向的是经验思维。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更多地是在理论知识的框架内进行思考和学习,对于抽象的思政课道理,他们习惯于以记忆和理解的方式去对待,缺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思维惯性使得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难以迅速调用思政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指南。 这需要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道理的“搬运工”,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背诵者”。要系统掌握道理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有能力做到“看见”世界和“走进”现实。 刘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日用不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其实已在运用思政课道理解决问题,只是未意识到。比如,一些理工科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在建模过程中运用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就是思政课所学理论,但他们却难以将此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学生校园生活相对单一,对社会了解有限,遇到的复杂问题较少,所以觉得思政课理论“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过,当他们走上实习或工作岗位,面对复杂现实里的新问题时,往往会突然意识到思政课理论的价值。 杨哲:这个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学们对思政课之“用”存在误解。这种误解一方面来自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比如社会经验较少、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等,因此对思政课上的道理存在似懂非懂、熟知但不见得真知的学习状态,理论在他们身边的校园生活中要么用不上、要么用不好,要么实践程度、范围有限。另一方面也来自思政课的内容特点,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道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道理的传递也有一定的过程性,这都决定了这些道理的用处不见得是即时性的、直接的、马上见效的,但不等于“没用”。 主持人:思政课对年轻人的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 刘源:学好思政课非常有利于当代青年更好面对成长的信息环境。如今,社交媒体平台众多,信息爆炸与信息茧房并存,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青年容易迷茫。思政课可以帮助年轻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认识这个世界的正确分析框架,明白什么样的观点主张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做法是错误的,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杨哲:新时代青年面临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冲击。思政课是青年成长的必需营养,能帮助他们理解国家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是实践的精良工具,帮助他们在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中明辨是非,抵御错误思潮;更是成就自我的必经阶梯,促使青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微观生活体验与宏大时代命题紧密联系,帮助年轻人将个人“小确幸”放置于民族大梦想中实现个人价值。 主持人:就当前思政课而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点在哪儿?您采取过哪些方法帮助学生将所学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刘源:“把道理讲活”是第一步,只有让同学们觉得看似抽象艰深的理论思想,实际上是生动可感的,他们才会对理论感兴趣。我负责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治国理政”特点。在教学中,我会在课程伊始传递“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小事中感悟思政课道理,养成理论联系生活的习惯。随后,创设或聚焦日常情景,通过鲜活例子让学生体会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例如,在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以学生干部选举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干部标准,进而理解这一理念在治国理政中的意义。 杨哲:坦率地说,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思政课都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有些实践活动只是安排学生课下阅读经典文献、撰写调研报告,由于缺乏精准聚焦的现实问题做指引、教师对于实践全过程的指导不足等问题,这些活动更多还是停留在书斋和校园象牙塔里,没能真正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实践。这种简单的实践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主讲的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解难度大的课程。我会采用“三题一课”教学法,将学生关注话题、教材重要专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相融合,提炼转化为每堂课的核心问题。如讲唯物史观“历史分析法”时,针对学生对网络上出现的某些历史人物反转式评价的困惑,提炼出“历史人物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此外,还将网络热词、流行语嵌入教学语言,或将网络热点事件作为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所学道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张永刚:思政课教师用“青言青语”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阐释,一要帮助学生真正学懂道理,二要让道理走进青年。一方面,切实关切青年的主体诉求,注重运用理论回应现实关切,解答现实疑惑。另一方面,密切跟踪重大问题和现实热点,不回避矛盾和热点,不忌讳争论和反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积极自信的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回应和解说引发青年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会以“三备”要求自己,“备教材”把握理论逻辑,“备学生”了解青年需求,“备自己”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具体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理解理论,比如,透过“淄博烧烤”看见“青年发展”“场景式消费”;透过贵州“村BA”理解“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等。同时,还要注重引导青年从“我在听”变成“我来讲”,以成立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形式,发挥朋辈力量,以青年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现实中的理论。 主持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您发现大学生哪些心理特点或思维习惯导致他们难以将道理转化为实践?如何克服,您有哪些建议? 杨哲: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运用往往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甚至经历倒退、反复和曲折,学生可能会因为任务看起来过于庞大或复杂,或者缺乏紧迫感,倾向于将任务推迟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这往往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准备或完成任务的质量不佳,带来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又影响了接下来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此外,学生有时候也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比如,现在流行的“淡学”,学生对一切都“淡淡的”,不是完全不关心但又不是很在意,看似平淡如水的人设背后是对鲜活实践提不起多大兴趣,自然对“道理”转化为“实践”这件事也就缺乏自主性和行动力。 我建议同学们首先要直面并悦纳自己。面对拖延、害怕失败和不自信的心理漩涡或者恶性循环时,要允许自己面对实践的时候出错、茫然、手足无措和被打乱,并告诉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其次,要迈出第一步。我们可以将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设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有时候事情一旦着手了,就会发现看似庞大的任务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和困难。第三,要学会接受失败,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终点,大家不妨多认可自己的小成就、小幸福,以此来树立自信心。 刘源:大学生中存在“求稳”心态及“路径依赖”现象,面临诸多选择时,也有过度依赖他人经验、忽视自身兴趣和实际的情况。例如,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时,多依据学长学姐、辅导员或家长的建议,而非自身喜好。最后,大家的决策几乎都是来自“外部”信息。 比如,当我问他们,“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是适合做科学研究,还是从事营销实践,或自主创业?”同学们的答案往往是,“我其实对其他事情更感兴趣,但是学长学姐不建议我做这件事”。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个更糟糕的结果,就是原封不动遵照“过来人”的建议去做,反而在实践中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建议同学们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身兴趣、优势和性格特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不确定自身方向时,可多体验不同课程和活动,记录感受,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主持人:“过度娱乐化”等现象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对道理的接受程度?思政课教师该如何应对? 杨哲: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易受流行文化影响,这对思政课接受度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海量信息及多元化观点,有时候会发展成故意“唱反调”,增加了形成价值共识、筛选辨别真理的难度。比如过度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考缺乏深度理性,阻碍他们看清现实本质。另一方面,有些错误的社会现象,只要用好了、用准了,也同样可以出现在课堂上,作为反面案例切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明辨审视。 思政教师应扮演好同行者、引领者和保护者角色。作为同行者,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成长同步;作为引领者,借助思政课帮学生辨析思潮,使其在时代浪潮中保持理性;作为保护者,防范低俗错误思潮,关注学生思想情绪,协同校园、家庭、社会保障学生网络安全与言论得体,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刘源: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化等通过网络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辨析引导,部分学生容易受不良影响,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认同,进而引发思想、道德和行为问题。高等教育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通过学校教育塑造“三观”的最后一个时期。教师要“身正为范”,以高尚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其次,要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清晰辨析思潮,引导学生武装头脑、坚定立场信念;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学生话语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生活点滴,构建合适话语体系,实现从日常小事到价值认同的转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整理)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
- 2025-01-08 07:39:15